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广西中考 - 柳州中考 - 正文

2017柳州中考语文大纲考试说明

来源:柳州市教育局 2017-5-3 22:08:09

附件1:
柳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
语  文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国家和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考试要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三、命题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基础性原则。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考查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状况,考查阅读与语言积累的质与量,考查语感形成水平与思维品质,突出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与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规范;试题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四)综合性原则。试题内容要课内外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见解。
(五)教育性原则。发挥试题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引导关注现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引导珍视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四、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参照柳州市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教材。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中考语文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层级,考试内容分为五大板块。
(一)能力层级
1.识记。指对语文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记忆与识别,包括对语文知识术语概念、语文知识运用规则的记忆和识别,对要求熟记、背诵的语言材料(词语的音形义、文化经典的段落篇章)的记忆和识别。
2.理解。指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语言的能力,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包括对语文知识概念的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对语句表层意义的诠释,对语言深层涵义的阐述或推断,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中心(主旨)、结构、技法的分析与综合等。
3.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为基础,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能将语文知识直接用于新的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文言文的翻译、非文本阅读和作文等。
4.评价。包括评价、鉴赏,能对不同层次的语言材料、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从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语言技能或风格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评价或鉴赏。
对以上四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
1.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容包括:常用字的音、形、义的辨识、常用词语(含成语)的运用、语句的规范表达(含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连贯、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及经典篇段的默写、课外阅读积累等。
词语、语句的考查宜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语法、修辞知识,选材兼顾课内外;文学文化常识考查为教材涉及的内容;默写主要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词)文选材;课外阅读的考查以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为主,适当兼顾日常积累。
2.古诗文阅读
(1)古诗词阅读
古代诗词阅读的考查,侧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词中的形象、情感;欣赏、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歌语言;分析诗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2)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如“之、其、于、以、而”等)的基本用法;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
古诗文阅读考查的素材以课内为主,适当向课外拓展。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如浏览、摘录、批注、制作读书卡片等)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阅读记叙类文章,要求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感受、评价作品中的形象,品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2)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要求把握文章说明对象,提取文本信息,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3)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能归纳文本要点,理解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以及它们的作用。
阅读材料文字规范,力求文质兼美。
4.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和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考查通过对信息和资料的分析判断,提出假设或观点等语文综合能力。
5.写作
要求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作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要求做到文体规范、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标点正确、书写清楚,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作文的命题力求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不设审题障碍。
六、考试形式及时长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长:150分钟。
七、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120分。由Ⅰ卷和Ⅱ卷组成,共 21~24小题,试卷长度不超过6000个字符。
(一)内容分值比例:积累与运用,约占10%;名句名篇默写,约占8%;古诗文阅读,约占14%;现代文阅读,约占18%;综合性学习,约占8%;作文,约占42%。
(二)题型及赋分:Ⅰ卷为客观题,赋分24~30分。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及文言文阅读(选择题);Ⅱ卷为主观题,赋分为90~96分。包括古诗文阅读(非选择题)、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二)及作文。
(三)试题难度比例:整卷难度系数为 0.70左右,容易题(P≥0.70)、中等题(0.70>P>0.35 )、较难题(P≤0.35)的比例为6:3:1。
八、样卷

2016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然后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充沛(pèi)   逾越(yú)    拈轻怕重(niān)
B.恬淡(tián)  深谙(ān)    恍如隔世(huǎnɡ)
C.雄浑(hún)  炊烟(chuī)  饶有兴味(ráo)
D.汲水(xī)   朔方(shuò)  不计其数(shǔ)
(平均分:1.56,难度系数:0.78)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在天底下晒着阳光,安适地睡着,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B.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娇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
C. 篝火渐渐化作一轮火红的朝阳,夜幕中的草地又迎来了彩霞绚丽的一天。
D. 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
(平均分:1.45,难度系数:0.72)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B.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 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 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国务院“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平均分:1.61,难度系数:0.8)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教师节前夕,她瞒着王明和李曼制作了一本纪念册,准备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覃老师。
B.日前,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坚决杜绝和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C.由市政府参与打造的我国第一首“家庭与健康”公益歌曲《我们一起回家》已经面世。
D.螺蛳粉借助电商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给弘扬柳州精神和形象带来了新机遇。
(平均分:0.67,难度系数:0.33)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办损坏。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平均分:1.14,难度系数:0.57)
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语言的妙用”这一章里,作者斯威夫特以愤慨的心情谈到了妇女怎样和俗人、文盲联合起来反对取消日常的语言。
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好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与所有的英雄好汉都有不同之处,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
C.《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江苏淮安人,出生在明代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
D.《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等。
(平均分:0.78,难度系数:0.39)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
紫荆花开
陆晓艺
①四月的龙城,20多万株紫荆繁花竞放,街头巷尾,处处皆景。
②“紫荆”,是几种植物的通俗叫法,在我市泛指种类羊蹄甲属植物,常见的有“宫粉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等,叶片形似羊蹄踩出的印迹。
③首先来说说“宫粉羊蹄甲”。其花瓣呈粉红色或淡紫色,花期为每年春季,叶的前端往内裂开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这种“紫荆”花期较短,开花时间接近,可以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效果。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而后会呈现满树繁花的壮观景象。
④另外一种是“红花羊蹄甲”。其花瓣为鲜艳的紫红色,花期全年,冬季最盛,开花时不落叶,叶的前端往内裂开至不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在南方通常不结果实。
⑤据园林专家考证,上世纪30年代末,市农科所的专家们开始引入紫荆进行栽培。上世纪60年代,市园林局开始将宫粉羊蹄甲批量种植在弯塘路、三中路等路段以及龙潭公园、雀儿山公园、柳侯公园等景区。上世纪90年代,我市绿化进程加快,市里提出要进一步将城市景观“花化、彩化、香化”,于是大叶紫薇、木棉等开花植物得到推广种植。经过几次寒潮,不耐寒的开花植物逐渐减少,开花植物宫粉羊蹄甲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⑥2011年2月,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开始对宫粉羊蹄甲的开花时间登记造册,记录下近年来宫粉羊蹄甲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的具体时间。紫荆花开始迈上花园城市的“主角”之路。
⑦每年6月,园林人便来到街道、公园等处,找到那些标记好的“优树”(树干直、树杈高、花朵长势旺),捡拾树下掉落的种子。工人们经过二度筛选后,便将其播种到苗圃里。在宫粉羊蹄甲的成长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按时记录其日、周、月的生长量,并为其进行常态化体检、诊断治病;工人为其拔草、施肥。次年3月,技术人员开始观测、记录花蕾数量。
⑧宫粉羊蹄甲属于喜阳植物,气温对其生长影响很大,20℃至25℃最适宜其生长。据专家介绍,一般而言,培育一株宫粉羊蹄甲成为行道树,需要5年的时间。宫粉羊蹄甲一年平均可长1米,5年便可成长为行道树了,算是速生树种。
⑨如今“满城尽开紫荆花”,游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选自《柳州晚报》,有删改)
7.下列关于“紫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荆”是几种植物的通俗叫法,常见的有“宫粉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等。
B.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叶片形状像羊蹄印是“紫荆”的共同特点。
C.“紫荆”的品种不同,花瓣呈现的颜色也有差别,或浅淡或鲜艳,花期也长短不一。
D.“紫荆”在柳州的栽培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末,如今它已是花园城市的“主角”。
(平均分:1.28,难度系数:0.64)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花羊蹄甲”的叶的前端往内分裂至不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冬季花开得最盛。
B.“红花羊蹄甲”全年开花,紫红鲜艳的花朵点缀在绿色的叶子中,很是美丽。
C. “宫粉羊蹄甲”属喜阴植物,20℃至25℃最适宜生长,因此不耐寒,难以抵御寒潮。
C.培育一株“宫粉羊蹄甲”成为行道树一般需要5年,满城紫荆化开离不开园林人的努力。
(平均分:1.58,难度系数:0.79)
9.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从花形、花色、花期、品种、培育及在龙城的栽培史等方面对“紫荆”做了介绍。
B.文章整体上按照逻辑顺序介绍“紫荆”,其中第⑤⑥段按时间顺序介绍“紫荆”的栽培史。
C.第③④段介绍“紫荆”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第⑧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第④段加点的词“通常”准确说明了“红花羊蹄甲”在南方一般是不结果实的。
(平均分:0.70,难度系数:0.35)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第小题2分,第13小题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布石上(发布)            B.以其境过清(凄清)
C.往来而不绝者(断绝)        D.游人去禽鸟乐也(离开)
(平均分:1.77,难度系数:0.88)
11.下列选项是“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乃记之而去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何陋之有(《陋室铭》)
(平均分:1.03,难度系数:0.51)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宾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醉态。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平均分:1.04,难度系数:0.5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分)
  (平均分:1.01,难度系数:0.34)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分)
  (平均分:1.18,难度系数:0.39)
                                                                       
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①                 ,“乡书何处达”中的“书”是②                  的意思。(2分)
(平均分:0.75,难度系数:0.37)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①                                        的思想感情,颈联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了②                                ,蕴含自然理趣。(2分)
(平均分:1.20,难度系数:0.60)
五、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6.按原文默写(第①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凡多字、少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相见欢》)

 
②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③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⑥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⑦后值倾覆,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⑧独学而无友,                         。(《礼记》)
(平均分:5.78,难度系数:0.57)
六、综合实践(共10分)
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7.【资料我来查】在查阅资料时,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广西音乐厅上演。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近年来,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材料三]“三月三”期间,我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和发扬。
你的探究结果是:
(1)                                                              
(平均分:1.60,难度系数:0.80)
(2)                                                              
(平均分:1.70,难度系数:0.85)
18.【板报我来做】为了让同学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两个栏目。(2分)
示例:民族音乐知多少
栏目一:                          栏目二:                       
(平均分:1.27,难度系数:0.63)
19.【专家我来请】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前往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4分)
                                                                          
                                                                          
(平均分:3.27,难度系数:0.79)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①我准备去做手术时,一个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三个手指,示意也的面包三元一个,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手术结束后,丈夫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护工,然后回公司忙去了。
③下午,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原来她会说话 。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暗自庆幸:幸亏丈夫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这可怜样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也不和她目光接触,大概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在,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这次大家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好恍如空气一般。我看不下去了,说:“大家不想买成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不呆立在那。“好个倔丫头,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离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也不看,但也有病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
⑧这天,丈夫一早过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有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没有欺骗,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那个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小女孩都没有出现。第二天,第三天,好都没有来,我反而有点牵挂了,是不是我刺激或伤到她了?
⑩第四天办出院手续时,我悄悄向护士打听。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患者休息,规定她在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⑾“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⑿“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护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⒀“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早点回家呀。”我急急地说。
⒁“她有智力缺陷,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护士笑着道。
⒂我走出护士站,丈夫正等着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丈夫马上赞同。我把信给了护士,请她转交。出了医院,丈夫问我写了啥,我说,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2016年第11期,有删改)
20.为什么人们先前买下了女孩的面包,后来却不愿再买了呢?而“我”为什么最后又给女孩留下钱呢?(4分)
                                                                          
                                                                          
(平均分:3.51,难度系数:0.87)
21.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2分)
                                                                           
(平均分1.27:,难度系数:0.63)
(2)“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2分)
                                                                          
(平均分:1.16,难度系数:0.58)
22.文章第⑧段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说出理由。(4分)
                                                                         
(平均分:1.75,难度系数:0.44)
23.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研读全文,说说你的理由。(4分)
                                                                         
(平均分:2.04,难度系数:0.51)
八、作文(50分)
24.请以“               ,那么珍贵”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
(3)全文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5)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小学 ”,人名用“小张、小王……”
(平均分:40.81,难度系数:0.81)
 
(全卷平均分82.93:,难度系数:0.691)
 

2016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123456789101112
赋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
答案DBDCCBBCAACA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D  (“汲”应念jí,“数”应念shù)
2.B  (“娇健”应为“矫健”)
3.D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非常吃惊,不合语境)
4.C  (A选项“她瞒着王明和李曼”有歧义,B选项“杜绝”与“防范”语序不当,
   D选项“弘扬”与“形象”搭配不当。)
5.C  (根据前后语境,明长城并非文字介绍的重点,只是为突出古长城状况堪忧的一个突出例子而已。A选项“虽然”与前后文逻辑不合,B、D选项的陈述重点均放在明长城上)
6.B  (“鲁智深”应为“林冲”)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
7.B  (“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是宫粉羊蹄甲紫荆的特点)
8.C  (是“喜阳”而非“喜阴”,并且“喜阳”与“不耐寒”之间不具备因果关系,由“经过几次寒潮,不耐寒的开花植物逐渐减少,开花植物宫粉羊蹄甲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一句可推辞宫粉羊蹄甲具有一定的耐寒性)
9.A  (文章没有介绍“紫荆”的花形,只介绍了它的叶形)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第10~12题每小题2分,第13题6分)
10.A (布:映照)
11.C  (“之”作代词)
12.A  (甲文第二段应为“正面写鱼,侧面写水”)
13.(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逗乐。(“往来”“翕忽”“乐”翻译各1分)
  (2)(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酒宴)。(每个短句翻译各1分)
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14.次:(旅途中)停留(1分)(答“到”“抵达”也可得分)  书:书信,信件(1分)
15.思念家乡(1分)  时光流逝(时序交替、季节变迁、新旧更迭等)(1分)
五、古诗文默写(共16分)
16.①月如钩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冷露无声湿桂花  ④小桥流水人家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⑥草盛豆苗稀  ⑦受任于败军之际  ⑧则孤陋而寡闻(第①题默写1分,正楷字书写1分,其余每空1分。凡漏字、多字、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六、综合实践(共10分)
17.示例:(1)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民族文化,雅俗共赏,获得群众好评。
(2)民族文化艺术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3)民族文化进校园,让民族文化得到重视、传承和发扬。
(每个要点2分,写出任意两点4分。内容不重复即可)
18.示例:民族习俗大家谈  民族歌舞显魅力  多彩民族服饰  探寻民间技艺
身边的民俗小吃  (紧扣民族文化,内容明确,表达通顺,格式不限,每个栏目1分)
19.示例:李教授,您好!我是育才中学学生会主席张华。我们学校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讨会,诚挚邀请您来参加。请问你有时间吗?
(称呼1分,自我介绍1分,邀请内容和目的1分,语言得体1分)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20.①因为人们误会小女孩是个心术不正的人(2分)
②因为我知道了小女孩的情况,误会解除(2分)
21.(1)“忙”,连忙,写出了“丈夫”毫不迟疑的情态(解释词语1分),表现了他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品质(表达效果1分)
(2)“怯生生”,胆怯畏缩(担心害怕)的样子(解释词语1分),表现了“我”对女孩的关心和歉疚之情,担心刺激或伤害到她(表达效果1分)。
22.不能删(1分)
①本段对人物形象有塑造作用。通过“丈夫”与众人的对比衬托出“丈夫”友善待人、富有同情心的形象(1分);
②“丈夫”的对话对“友善助人”的主题有暗示作用(1分);
③与首段响应,又为文末埋下伏笔,使全文结构严谨(1分)。(答“承上启下”不得分)
(分别从形象塑造、主题表现、情节构思方面来分析,言之即可。回答“能删”的,不给分)
23.示例1:“小女孩”是主人公(1分)
①标题“卖面包的小女孩”暗示了文章主人公(1分);②故事情节紧紧围绕“小女孩”来展开,卖面包——被拒——被无视——被驱赶——得到帮助,小女孩是误会产生和解决的中心人物(1分);③文章通过“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人生遭遇来表达主题:我们应该友善地对待和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1分)。
示例2:“我”是主人公(1分)
①人物刻画上,文章对“我”的着墨更多(1分);②文章的主旨是通过“我”对卖面包的小女孩前后态度的转变体现出来的(1分);③情节构思上,“我”是线索人物,众人的表现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出来的,误会的解除也是通过“我”来完成的(1分)。
示例3:“丈夫”是主人公(1分)
①“丈夫”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中心,他的身上寄寓了作者的美好愿望(1分);②文章是以“小女孩卖面包”的故事为载体,通过“我”和众人的表现来对比衬托“丈夫”的正面形象,从而表现出友善助人的主题,文章也是借“丈夫”之口暗示(1分);③从情节构思上看,“丈夫”是关键人物,他在场和缺席直接影响到情节的发展变化;丈夫在场,小女孩卖出面包;丈夫不在病房期间,小女孩受到冷遇;丈夫出现,数落了“我”,“我”的意识有所转变才会有后面的牵挂与询问,最终才会留钱给小女孩(1分)
示例4:“我”和“小女孩”都是主人公(1分)
①两人都是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人物形象典型(1分);②文章主旨的表现离不开两人的共同作用(1分);③情节的展开与推动也与两人密切相关(1分)。
(如果还有其他观点和理由,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八、作文(50分)
24.作文:
作文评分要求:
(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美观,在得分的基础上追加2-3分,满分作文不再追加。
(2)凡文章无题目扣2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
(4)字数不够的,每50字(三行)扣1分,最多扣3分。

别一类文
50-45分
基准分47分二类文
44-37分
基准分40分三类文
36-30分
基准分32分四类文
29-15分
基准分22分五类文五类文
14-0分
基准分8分


20
分记

文①符合题意,明确,主题鲜明
②内容很具体,感情真切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主题集中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其中明确,主题集中
②内容较具体,感情基本真实①中心不够明确,没有明确主题
②内容不够具体,感情不够真实①中心不明确,没有主题
②内容不具体,感情虚假


文①观点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
③分析合理①观点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
③分析较合理①观点基本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
③有点分析①观点不够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不一致
③分析太少①观点不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不一致
③无分析


20
分记

文①语言流畅
②生动形象
③多种描写手法 ①语言流畅
②生动形象
③有二三种描写方法①大体通顺
②病句较多①不通顺
②病句多①极不通顺
②病句太多
 


文①通畅
②严密①较通畅
②较严密   
结构
10分①完整
②条理清楚
③分段恰当①完整
②有条理
③能够分段①基本完整
②条理尚清
③分段不
恰当①不成篇
②300字以内①不成篇
②200字以内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苏北四市  · 三省五校联考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招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